close

寺廟是社會寶貴資源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


據悉,北港村碧雲宮管理委員會最近作出決定,將位於北港村街上舊址土地捐出 一百六十坪 ,價格高達新台幣千萬元,提供村辦公處興建集會所,這種做法在鄉內實在少見。雖然,許多寺廟也提供土地興建集會或社區活動中心,但均緊鄰廟宇,彼此可以就近使用。而碧雲宮所提供的土地距離寺廟有數公里之遙,根本無任何運用可能,純係無條件奉獻。


眾所週知,碧雲宮曾經舉債遷建,經過多年的慘澹經營才有今日局面。如今能以整體發展為考慮將黃金地段捐出,眾信徒們的胸襟度非一般人所匹比。雖然現任副主委 林衍州 先生說:寺廟與集會所用途雖不同,但為地方使用目標一致,寺廟的資源也是來自地方祇是再回饋地方而已。說來輕描淡寫,但決定時的力道則是雷霆萬鈞。


碧雲宮管理委員會還有一項創舉值得一提,就是主任委員一職由地方人士輪流擔任,不像有些廟宇的主委一做數十年而未有更替。該廟遷建時由地方熱心人士林衍州擔任主委,蓽路藍縷建設完成後交給村長葉佳壇,現在葉村長又將棒子交給縣議員李增全,像運動場的接力賽,強棒交強棒精彩萬分,已成為鄉內寺廟管理的典範。而寺廟管理委員會主委沒有任期限制,政府也有責任。因為國家的宗教法遲遲未能提出,目前輔導管理辦法又沒有詳細任期規範的條文,寺廟人事才會產生新陳代謝障礙的問題,理應由各寺廟管理委員會自訂主任委員任期管理辦法,或請主神降旨指示任期制度,方便延攬人才興隆廟務。


本鄉老人人口已高達百分之十七以上,多數青壯鄉民大多又在外地工作,因此廟會活動時放眼看去盡是白髮蒼蒼的長者,青壯人士比例偏低,嚴重影響寺廟的長遠發展。所以寺廟管理委員會轄下,宜有青年團隊組織,將青年人的熱情找到敬神的活動中來。例如用掉廟裏很多資源的行政管理,可請年青的信徒成立資訊室,以電腦來管理信徒資料、財產目錄、會計帳務、歷史沿革、活動成果、各項紀錄等項目,達到廟務管理科學化以節省人力、物力;廟會活動中亦可選擇若干項目由年青人來規劃辦理,久而久之青壯人士就會主動走進廟裏來,廟務就會老幹新枝生生不息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國姓文史采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